心理医生手记(二十)——身体的痛 心里的伤
采访时间:2021年5月14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万媛
案例摘要:关注心理对身体的影响
本命年对于30多岁的小钰来说,好似一道跨不过的坎。
念书时,小钰的身体总是各种小病不断,工作后,又产生了失眠障碍,每日都浑浑噩噩,提不起劲儿,十分低落。慢慢地,小钰在定期体检中陆续被诊断患有甲状腺腺瘤、乳腺纤维瘤、滑膜瘤、韧带纤维瘤。
小钰的生活成为了标准的“三点一线”:家——医院——单位。
工作上的煎熬更让小钰的生活雪上加霜。她总觉得自身能力不如人,经常在职场上受欺负,工作效率不断降低。实在完不成工作时,小钰就会和同事爆发冲突,单方面大吵一架。久而久之,她开始逃避本职工作,还会经常性冒冷汗,莫名发抖,进而演变成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
见到小钰,万媛医生就发现这个形容消瘦的女孩看起来十分紧张,频频在谈话中再三强调医生看起来和蔼可亲,似乎是在讨好医生。
在进一步的咨询中,小钰讲述了更多真实的自己。作为独生女,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小钰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某天在学校与同学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小钰觉得不是自己的错,可父母一口认定是小钰性格不好,才让事态升级,应该给同学道歉。这件事让她知道父母只喜欢听“好事”,而不想处理麻烦事,这让她渐渐学会了报喜不报忧,也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冲突,用忍让和妥协换得和平。当然这样懦弱的性格显然成为了受人欺负的靶子。小钰常常会被同学们捉弄,今天少一块橡皮,明天被丢了笔袋。但这些委屈,小钰从不在家中谈起,她只是通过不吃早餐的方式省下自己的零花钱补贴这些损失。
小钰有时也会向父母提出一些物质要求,却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在父亲看来,孩子应该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努力学习、拼命学习、心无旁骛。小钰觉得自己就是这个家中的“出气筒”,父母从来看不到自己好的一面,只会在犯错时加以指责,甚至把对工作、生活中积攒的怒火也加之于孩子。
忍,成了小钰的生活哲学。可是总会有忍不住的时刻,她就会用哭来发泄自己。读书时,忍让和哭泣成了小钰的常态,她也把这种行事方式带到了工作中。忍让的性格让小钰承担了许多本该不属于自己的工作,一时无法完成积压过多的工作,就会遭到领导的批评,进而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能力不行。长此以往,她变得敏感多疑,再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产生了恶性循环。
这几年,身体、人际、工作让小钰觉得自己成为了一种负担。渐渐地,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经常在阳台边产生轻生的想法,万幸没有踏出这一步。
在深入的沟通中,万医生发现小钰这是抑郁的表现。首次诊视中,万医生以倾听为主,理解小钰的想法,了解个人情况并识别小钰存在的不合理的想法,比如觉得自己比B同事差劲,领导只喜欢B同事等。小钰习惯了全面的自我否定,虽然没有家族遗传病史,身体毛病却一大堆。
认知行为治疗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作用,当人们学会用一种更加现实和适应的方法来评价自己的认知的时候,情绪状态以及行为都会得到改善。万医生决定先引导其觉察身和心的关系,每当遇到情绪问题时,小钰会不自觉地和身体说:“你快点生点病帮我逃离一下吧,我受不了了”,这让小钰豁然开朗——身体承受了心理不能承受的痛。万医生建议小钰练习正念,提升自我觉察和关照能力,引导小钰学习平和对待事件,比如寻找发脾气以外的解决途径,除了通过情绪发泄,也要看到能从现实的角度做些什么。
随后,针对其抑郁情绪,万医生从认知重建入手,打破固有的认知三角循环,进而矫正中间信念、核心信念,发展出关于她自己的更积极的、基于现实的、更具功能性的信念。
生活的节奏似乎还在不断快进,我们总在不断向前奔跑,好似不能停歇。跑着,跑着,自然会觉得疲惫。为了摆脱心灵上的疲惫,有的人甚至不惜诅咒身体,好让心灵获得片刻的治愈,但从未想过身体的承受能力也会有极限,而且这个极限往往很快就会达到。有时候,我们需要慢下步伐或是停下来听听身体的声音,让心灵与身体保持对话,让每个个体都达成真正的健康快乐。还是那句话,如果心灵上的创伤难以自我疗愈,请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