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二十三)——爱有规矩却无条件
采访时间:2021年5月28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杨禄禄
案例摘要:为什么学霸也会不开心
罗杰是周围人眼中的天才。16岁的他就读于本市重点高中,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是冲击清华、北大的种子选手。除了学习,罗杰的综合素质也不容小觑,篮球、钢琴、书法、萨克斯、口琴……毫不夸张,这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完全就是一部校园偶像剧中的男主角。
但奇怪的是,这位男主角常常感到郁郁寡欢,开心不起来,什么事都不想做,更不想去学校。他常静静地坐在飘窗上,空洞地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发呆,那种感觉就像置身于孤岛,和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都没有真正的、真实的联系。孤独感不断席卷,罗杰甚至会思考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又是什么。而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两三年,他说不出为什么,只得寻求专业帮助。
和杨禄禄医生的第一次咨询并没有太多进展。罗杰是由父母陪同前来,这个大男孩全程低着头,几乎不参与对话。杨医生只能先从父母口中了解罗杰的成长史。
罗杰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听话的孩子,从不需要父母操心,亲戚朋友都很羡慕妈妈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和许多家长一样,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妈妈为罗杰精心挑选了大量的培训班。空闲时间里,母子俩在各类培训机构间奔波,但罗杰从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并且都表现得很出色,各类考级也是顺风顺水。但母子之间能够讨论的话题却仅限于这次课程学习的怎么样,下一节课需要去哪里……那爸爸呢?作为老板的爸爸工作很忙,甚至都很少与孩子见面。就这样看似顺风顺水的十几年,谁都不知道一颗雷已经被悄悄埋下。
随着咨询的深入,罗杰逐渐向杨医生敞开心扉,他觉得自己就像个提线木偶,一直被束缚着、被要求着。他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且决定权都掌握在父母手中,从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直到初二时,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得不到答案后的那种无意义感、无价值感,让他深陷其中,久而久之他抑郁了。
杨医生分析,在罗杰眼中,父母一直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也是权威和榜样的象征,因此罗杰会无条件信任父母,听从他们的安排,而这也恰恰说明罗杰所发展出来的角色完全是由父母塑造的。然而,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有的发展意识,罗杰需要的就是打破对父母的强烈恐惧与讨好,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平等关系。
在治疗中,杨医生采用了心理学中人本主义流派的观点,尽量在咨询中为罗杰创造一个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为什么青少年越来越难以体验到真实的价值感,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多数人都是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儿时,父母和养育者给予我们爱与支持,然而这种爱与支持并不是无条件获得的。事实上,多数父母只在孩子符合父母的期望时才会表现出爱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不满,就会隐蔽对孩子的爱。这样,孩子们习得的提示是,只有做了父母期望的事情才能获得爱。因此,孩子们需要并希望得到的积极关注常常就被附加了前提条件——行为符合父母期待。
可以想象,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作用下,孩子们会学会放弃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愿望,只接受他们身上被父母赞许的那部分。也就是说,他们拒绝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变得愈发不了解自己。而矫正的良药就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当孩子们处于无条件积极关注时,他们会更专注于自我发展,因为他们清楚,无论做什么都会被接受、被支持、被爱着。
杨医生在咨询过程中,不仅关注罗杰自身表现优秀的地方,还会结合罗杰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在安全的关系中,讨论任何罗杰想要探讨的关系和事件,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帮助和引导罗杰找到自己对每件事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包括对负面情绪的识别与合理表达。罗杰也通过一次次咨询慢慢找到了自我。
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声哭闹,家长们的第一反应是尴尬还是愤怒?多数家长也许会试图以“再哭爸爸妈妈就不爱你了”“你是坏孩子”这类的言语威胁孩子,阻止这场闹剧。但在孩子看来,哭和坏孩子就划上了等号,此后他们就会学习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长此以往就会迷失自我。杨医生建议,爱可以是有规矩的,应当允许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以及错误行为。当家长们不满意孩子的某些行为时,应加强沟通,但不能吝啬父母的爱,可以告诉孩子,父母会一直爱着孩子、接受孩子,并在此基础上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再需要拒绝可能导致关注被撤回的思想和情感,而可以自由自在地感受生活中的所有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