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三十一)——被食物“绑架”的丫丫
采访时间:2021年8月10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陈珊
案例摘要:情绪化进食的催眠疗法
“我可以一次性吃完一个6寸的提拉米苏蛋糕、两盒炸鸡,还能再喝两杯奶茶,肚子很饱,但就是忍不住想再吃点什么……陈医生,我是不是很吓人?”丫丫一进入咨询室,就对陈珊医生倾诉自己的情况,语速很快,显得异常焦虑。巧克力色的中长发,淡粉色的指甲,过膝的黑长裙,看得出这是个精致、爱美的女孩,却用长发遮住了大半张脸,隐约有些不自信。
时不时就触发狂吃按钮的丫丫,在正常进食后,仍感到一种无法遏制的进食冲动,一直吃吃吃,直到腹痛难忍才会停止。刚开始的时候,朋友家人都开玩笑,说她对甜点爱不释口,有甜食上瘾症,未婚夫甚至还起了个外号“棉花团”。但随着丫丫体重持续飙升,却依然控制不了拼命狂吃的习惯,家人开始担心起来,未婚夫便陪同前来接受心理咨询。
“陈医生,我是不是真的很疯狂?但是,在没有人陪伴我的日子里,只有这些甜食对我不离不弃啊。”丫丫的语气中满是忧伤。无法遏制的进食冲动牢牢“绑架”着她,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机械地重复着大口吞咽的动作,却无法真正体会食物的美味,吃完后生理上的不适,以及心理上懊悔、羞愧与自责等情绪,都让她苦不堪言。
身体不饿,却一直忍不住想吃,可能是情绪出现了问题。这种以进食行为作为应对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愤怒、孤独、失落、伤心)的反应,被心理学家Van Strien定义为“情绪化进食”。
心理学家Jonice Webb指出:在童年曾遭遇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会更加容易出现情绪性进食的问题。独生女丫丫从小就承载了父母的无限期许,爸爸常年在外忙工程,很少回家,培养一个优秀女儿的责任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妈妈身上。作为高中老师,妈妈要求特别严格:不允许看课外书,不允许出去和朋友玩,不允许吃不健康的零食……丫丫也总是被妈妈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只要考试没进班级前三名,回家就会挨骂,一切努力都像以卵击石,徒劳而可笑。久而久之,丫丫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努力”,自卑而压抑。
漫长压抑的岁月里,没人在意丫丫的情感需求,而外婆是唯一温暖的光。外婆对她很好,给她买零食、做好吃的,丫丫吃得很开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乐。
在咨询的过程中,陈医生发现丫丫习惯用理性评判自己行为的好坏,而忽略和压制自己的“感受”。而一些信息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不易被看到。所以需要借用一些专业的疗愈方法,比如催眠治疗,让我们更好地感知自己。
首先,陈医生向丫丫解释了催眠疗法,让她放下顾虑,建立信任感是催眠治疗成功的前提。然后,让她放松,将她诱导进入恍惚状态——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在恍惚状态下,陈医生的言语或动作整合入丫丫的思维和情感,帮助她减少防御与压抑,更好地与真实的自己相遇;最后用回溯重现的方法引导她了解和看到自己“内心的深处”,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在一次次的催眠状态中,丫丫逐渐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感受与需要”:当肚子填满甜食,会有一种“被充满”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她回忆起与外婆在一起时的幸福;感觉不到温暖与陪伴的时候,她便选择了用吃的方式填满自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绑架”了丫丫的食物,也在某一方面“治愈”了丫丫。当丫丫真正了解情绪化进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并能对自身产生理解和共情时,这种失控的症状就已经得到了缓解。“理可顿悟,事须渐修”,找到根本原因,后续再辅以有效控制,丫丫的情绪性进食慢慢得到了有效控制。
陈医生最后介绍,将催眠与睡眠混为一谈,是当今大多数人对催眠认知的最大误区之一。催眠疗法是通过一定的诱导和暗示,使来访者进入催眠状态,将来访者的意识频道由显意识调到潜意识,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感受和认识自己,更好地接受和允许存在于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异常感受和表现,并且看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探索新的满足自己需求的方式方法。催眠可以很好推动人的潜在能力,让来访者的内在智慧指引他们今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