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四十)——装出来的病?

 2021-12-06| 阅读次数:3109
您的位置:主页  新闻中心  心理医生手记
心理医生手记(四十)——装出来的病?

采访时间:2021年10月26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杨禄禄

案例摘要:分离(转换)性障碍

 

“这种小事都做不好,你爸说的没错,你就是个废物!”梦梦口气严厉,恶狠狠地说道,而下一秒,她脸上的神情又变得极为小心翼翼,委屈地小声解释着,“可是,人家真的很害怕呀......”


梦梦的妈妈呆立在房间门口,看着女儿用切换自如的两幅面孔在对话,这诡异的一幕让她禁不住后背发凉,头皮发麻。


疯子?演员?


梦梦今年初二,心理咨询室里,她直言不讳地告诉杨禄禄医生,自己是个疯子。四年前,梦梦参加了一场美术考试,考试时间快到了而梦梦还没画完,极度紧张、焦急、懊恼的情绪吞噬了她的理智,她失控地冲进洗手间,抱着柱子大声哭嚎,歇斯底里,声嘶力竭。在这之后,梦梦每每遇到考试紧张或考得不好、回答不出老师提问时,都会出现类似症状,在教室里惊声尖叫,撕咬自己,仿佛“可云”上身,疯得不可理喻。在家与父母待在一起也会伴随紧张、发抖、头痛的症状,不愿意被触碰身体,宛如一只受伤的刺猬。


“杨医生你相信吗?我能听到有人在我脑子里说话。”梦梦神秘兮兮地告诉杨医生,自己独处的时候,能清晰地听到脑子里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骂自己胆小、废物、毫无用处,有时候还会出现两个人的对话,都是女性,感觉是自己的声音。梦梦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自己经历的事情,伴随着丰富的肢体动作,好像一个专业的舞台剧演员。


梦梦妈妈说,梦梦脑子里听到的那些话,都是爸爸经常批评她的话。


PUA链的底端


在梦梦心中,爸爸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理性、优秀、掌控一切,是大公司的技术总监。虽然对梦梦有些严厉,但梦梦知道爸爸说的话都很有道理,都是为了自己好。只是自己不争气,无法满足爸爸的要求,所以梦梦时常感到羞愧自责。妈妈也很爱梦梦,常常因为爸爸对梦梦过于严厉而心生不满。观念上的差异让两人针锋相对,互相指责,梦梦夹在中间不知所措。


争吵的结果通常以爸爸的胜利而告终。妈妈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个性较弱,面对爸爸连环炮似的强势质问往往忘记该如何反驳,只能通过歇斯底里的吼叫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干脆沉默。梦梦看到母亲红着双眼拼命嘶吼的样子又害怕又心疼,自然地站在妈妈这边,等安抚好妈妈后,又担心爸爸也会受到伤害,再去宽慰爸爸。梦梦心里非常难过,她觉得爸爸妈妈的想法都有道理,而变成这样只是因为自己没做好,她左右为难,随着爸妈的不断拉扯变得支离破碎,早就失去了完整的自我。爸爸说妈妈在用情感PUA梦梦,而妈妈觉得是爸爸在PUA自己,不管怎样,在这个家庭的PUA链中,梦梦都被踩在了底端。


遗忘并不是良药


梦梦被诊断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病因与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各种不愉快的心境:气愤、委屈、惊恐、羞愧、困窘、悲伤等精神创伤往往是初次发病的诱因。比如梦梦第一次病发,就是因为美术考试中未完成画作而产生了紧张焦虑的情绪。虽然精神受到刺激和暗示是分离(转换)性障碍发作的主要原因,但并不代表人在受到精神刺激和暗示后,一定会病发。


分离(转换)性障碍表现为两个症状。分离症状是指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人在有正常的自我身份识别时,会明确知道我是什么人,应该遵守什么社会规则,在什么场合下需要做出什么相应的行为。但自我身份识别异常时便会做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不符合当时环境的过激举动,可能出现“幻听”“失忆”“撒泼”“发疯”“歇斯底里”等表现,如梦梦考试紧张时会做出尖叫、撕咬自己等超过应对紧张情况的过激行为。


转换症状是指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负面情绪,会以转换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比如有些害怕上学的低龄儿童,一到学校门口就肚子疼,或者发烧,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却都正常;有的初中女生,因为害怕学校的800米跑,突然双脚无力,失去站立功能,应激一过,脚又神奇地好了。所以很容易被家长认为是装出来的病。


虽然遗忘能暂时摆脱眼前的困境,但并不是应对问题的良药。杨医生结合该病症以及梦梦的性格特点,在安全的咨询环境中,采用积极暗示的方法帮助梦梦逐步找到合理表达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恢复正常的情绪控制能力,帮助梦梦拼凑出完整的自我。同时也帮助梦梦的爸妈更好地理解梦梦的症状,强化梦梦合理的表达方式,并寻找彼此更好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减少争吵的发生。


梦梦不是疯子,也不是演员,只是一个需要找到自我的女孩。

CopyRight © 2024 常州市德安医院(常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9758号-1 网站地图  所有标签  免责声明  中环互联网常州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