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五十三)——嗑最邪门的CP,找最甜的糖
采访时间:2022年2月28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李玉凡
案例摘要:理想自我的心理投射
韩国演员玄彬和孙艺珍宣布结婚的时候,他们的CP粉说自己流着哈喇子笑出了猪叫。“CP”是“Coupling”的缩写,“嗑CP”可以理解为对某一被配对情侣的喜爱与支持,说白了就是“爱情寄生虫”(泛指一类碳基生物,人形,靠听取他人爱情故事,获取其中糖分而活)。“嗑CP”就像嗑瓜子,既上头又上瘾,根本停不下来。
嗑糖CP一时爽,一直嗑糖一直爽
八卦吃瓜嗑CP,现代网民的三大快乐源泉。CP间的甜蜜互动被称为“撒糖”,微博互动三分糖,合体现身五分糖,眉来眼去七分甜,拥抱亲吻OMG,齁甜齁甜!人类的包容性在嗑CP这件事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各种CP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管他冷门还是邪门,有的嗑就行!
嗑CP的快乐是被科学证实的:“当我们看到自己嗑的CP产生了甜蜜互动,人脑中一部分镜像神经元会被激活,产生相似反应,促进多巴胺分泌,多巴胺可以传递快乐的讯息。”有研究显示,雄性小白鼠看到交配期的雌性小白鼠时分泌的多巴胺,超过了它们真正交配时分泌的量,即更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其实是寻求的过程,而非得到这一结果。也就是说,不仅是“我嗑的CP是真的”这一结果让人快乐,寻觅“相爱证据”的过程更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拿着显微镜寻找蛛丝马迹,一个深情的对望,一句霸道的台词,一个暧昧的动作,都足以CP粉旋转跳跃开心到飞起。
我可以单身,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尽管被三姑六婆跟在后面催婚催生催恋爱,但很多“单身贵族”完全不为所动。他们坚定地认为,恋爱,还是要看别人谈才有意思,然后老母亲般催着CP原地结婚。甚至不少恋爱中的男女和已婚人士也热衷嗑CP,在他人的相处中寻找自己渴望的恋爱关系,或是理想的婚姻状态。人类害怕孤独,渴望亲密关系,现实中自己无法如愿时,便希望通过他人获得满足。当看到湘琴与直树打打闹闹从懵懂到相爱,我们也会体验到恋爱的甜蜜快乐;当看到白浅与夜华三生三世爱得死去活来,我们也会获得爱情忠贞不渝的慰藉;当看到灰太狼和红太狼没吃上一只羊还不离不弃,我们也会感动于婚姻的坚守包容。
在心理学上,弗洛伊德把这种行为叫做“替代性满足”。当欲望能量在最初对象上遇到阻碍时,就会向其他对象转移;如果再次遇阻,就再次转移,直到寻找到一个替代对象以消除紧张、满足欲望为止。比如有些人想吃但害怕长胖,于是去看吃播,在别人的大快朵颐中自己也能获得满足一样。嗑CP时,其实自己也会参与其中,其核心机制是理想自我的心理投射,把对自我、他人、关系的美好幻想投射在两个完美人物身上。CP恋爱便等同于我恋爱,CP结婚便等同于我结婚,此时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通过在CP上投射出自己对美好关系的向往,以此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精神上的愉悦,实现心绪的转换,忘却现实的压力。
世人皆爱有情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在满足了一个需求后,便会寻求满足满足更高阶段的需求。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已经基本满足了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于是便试图满足社交需求,即爱与归属感的需求。然而比诗与远方离我们更近的,是眼前的苟且。总有加不完的班、开不完的会、还不完的贷款,总是跑不赢房价的工资,总也遇不到的理想恋人。
民政局公布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选择独居,预计到2021年独居的成年人数量将上升到9200万。恋爱似乎成了奢侈品,要钱要时间要精力,结婚更是劳民伤财伤筋动骨,哪有嗑CP来的省心高效又简单粗暴。男女老少圈地自萌,聚集在自家CP的微博超话、豆瓣专组,以“姐妹”“家人”相称,一起搜寻相爱的证据,挖掘隐藏的甜蜜。当CP发糖时,一起欢呼雀跃,在CP冷淡时,互相安慰取暖……此时,爱有了完美的附着之处,归属感寻到了理想的安放之地,社交需求便得到了满足。
由此便可以理解,我国日益增长的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同数量激增的“单身贵族”之间的矛盾,只能寄希望于遍地开花甚至离谱到家的CP来解决。
嗑CP的盛行体现了当代青年对婚恋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极其渴望美好的感情,另一方面又疲于经营;一边为别人的爱情热烈鼓掌泪流满面,一边又困于自己内心的防备敏感脆弱胆怯。比起在现实中经营一段感情,他们更愿意沉迷在幻想中,享受虚拟世界带来的安全感与满足感。但这终究无法替代现实。现实中的爱情或许没有那么完美,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也充满着鸡毛蒜皮,但开心时可以看到恋人同样笑弯的眼睛,孤单时可以投入爱人温暖的怀抱。与其憧憬远方完美的爱情,不如试试创造自己的爱情。
接受不完美,爱上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