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六十)——囤货,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运动
采访时间:2022年4月19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陈珊
案例摘要:关注囤货症背后的安全感缺失
“民以食为天”,经历过灾荒战乱的一代人对此深有体会。野菜挖尽、树叶薅光仍无法填饱肚子,挥之不去的饥饿感让人两眼发黑。这也是很多老一辈的人在物质充足的今天,依然一有风吹草动便冲进超市囤菜抢盐、扛米买面的原因。疫情唤醒了曾被饥饿支配的恐惧,“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囤米抢菜成了疫情笼罩下的日常。很多年轻人对饥饿并没有切身体验,但他们对囤货的热情却丝毫不减:新手爸妈喜欢囤婴儿用品,仿佛堆满柜子的纸尿裤便能缓解他们迎接新生命时的手忙脚乱;姐姐妹妹喜欢囤护肤品、化妆品,似乎只要拥有各色口红眼影便能减轻她们的容貌焦虑。甚至有人囤的货并非实体:手机里各式各样的APP、收藏夹里五花八门的健身小视频、书架上种类繁多的电子书、“吃鸡”时东捡西捡的游戏装备……
“总有一天会用上的”,他们如此坚信且乐此不疲。
囤积行为与安全感
囤货行为本身是对生存问题的适应性行为,但如果疯狂囤货无节制,可能是患了“强迫性囤积症”,即一种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依然选择保留。就像准备过冬的松鼠,喜欢在自己的窝里囤积大量坚果,却根本吃不完,因此也有学者称其为“松鼠症”。“强迫性囤积症”来源于混乱的依恋关系导致的内心安全感缺失。
安全感产生于父母和孩子良好的依恋关系。依恋理论把人的依恋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安全依恋一般在3岁之前形成,和孩子的照顾者(一般指父母)有关。心理学家爱因斯沃斯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发现,让母亲离去再返回,婴儿再次看到母亲时会有一些情绪,如兴奋、生气等,如果母亲无视婴儿的情绪,不管不顾,婴儿便会愤怒。随着母亲无视婴儿情绪的次数增多,婴儿会变得恐惧而绝望,这时婴儿会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手中的物品(如娃娃、玩具等)上,以此来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流逝,婴儿慢慢长大,不再适合依恋娃娃或玩具,于是换成了其他物品,通过大量获取物品来满足安全感的需要。依恋关系的本质是信任,囤积者拥有自身的逻辑与机制,物品没有意志,可以被人支配,而人或者关系却不容易被人掌控。因此物品能让人产生较强的信任感,通过囤物行为便可以获得安全感。
从认知行为学来说,囤积行为满足了儿时未被满足和占有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和焦虑;从心理动力学来说,囤积行为涉及到了控制、自我认同与防御的问题。
——控制:囤积症者大多在幼年时期有过物质或者情感(爱)缺失体验。如一些中老年人至今还有冬储大白菜的习惯,因为他们经历过饥荒和物质匮乏的年代,对物资失去控制会让他们心生恐惧。而有人因为缺乏关注和爱而囤积很多物品,将它们牢牢掌控在自己身边,好像被它们拥抱着一般。
——自我认同:囤积症者普遍自我认同较低,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对于“我是谁”“我的价值在哪里”,他们感到迷茫而混乱。他们用囤积的行为,混乱地寻找着自我的价值和认同。
——防御:囤积症者曾经历过失控带来的伤害,他们不愿意选择,不喜欢变化,不愿承担责任。堆积的物品像一道道隔离墙,隔开了与他人的联结,同时也把自己与缺失、痛苦隔离开,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多采取回避行为,通过囤货来缓解压力。
断舍离
适当囤积可以应对生活中的风险,有备无患,而过度囤积可能源于心理障碍,影响生活,需要矫正治疗。囤积症患者往往对东西有着极端的情感依恋,如果有人清理或收拾他们的东西,他们会感到不安、羞耻或焦虑,并试图隐藏他们的囤积物。当发现自己有囤积过度的倾向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A:正视不安全感
首先要看到自己内心不安全感的来源。行为是我们内心活动的投射,如果你也存在着囤积食物或其他物品的倾向,可以试着探索该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否为了缓解某种焦虑?是否经历过缺失而留有遗憾?找到自身不安全感的来源,接纳并拥抱受伤的自己,慢慢放下自己的执念。
B:学会喊停
适当的囤积物品能够应对当下生活的风险,缓解压力。如面对当下的疫情,我们可以适当地囤积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等,但不能放任自己囤个不停。囤积货品到一定程度时,由自己判断,给自己一个停下囤积的信号。同时也要恰当、适量地接收信息,避免因过多负面信息而让自己沉浸在恐慌与压力中,加剧囤积行为。
C:给生活做减法
将囤积的东西列在清单上,根据价值或意义大小排列,由低到高逐步清理,包括囤积的实体物资和手机电脑中收藏的电子资料。通过定期给生活做减法的方式,舍弃对物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中,让注意力重新回到人与关系上。
单纯地囤着体验不到使用的快乐,简单地收藏成为不了自己的知识,当你与物真正相拥的时候,它才会有切实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