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135)一年未至 年味浓
采访时间:2023年1月2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陈珊
案例摘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春节习俗的心理功能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时候总盼着过年,如今农历新年将至,很多年轻人却表示对春节“越来越无感”了,大人们也在感叹“年味变淡了”,今年“除夕不放假”的通知一出更是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古老节日,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心理功能呢?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如同秋来大雁南飞,每当岁末来临,中国独有的春运大军就开始摩拳擦掌,各显神通。拥挤的人群和漫长的车队是游子归乡的义无反顾,餐桌上堆不下的各色佳肴道不尽父母的思念之情。含蓄内敛的中国人或许不擅长直接表达内心情感,但对“团圆”的渴望从未停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春节回家团圆可以满足中国人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彼此间和睦相处、互相关爱的温暖氛围,能满足人们内心对安全感的需求以及对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对“留守在家”的父母长辈来说,过年的团圆也包含着一种补偿心理。补偿心理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心理偏差,力求得到补偿。比如孩子平时不能陪伴左右,让期待天伦之乐的父母产生心理偏差,于是父母就设定了一个自我补偿机制,即孩子平时可以不回家,但过年等重大节日要回来团聚。补偿心理有利于缓解父母的内心焦虑,使他们情绪稳定,更加安心,同样也可以减轻游子们不能经常陪伴父母的愧疚和无奈,具有减压作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让情感得以释放,让心理诉求得以满足。
“让我们一起,包饺砸!”
“包饺砸”作为春晚德高望重的“老演员”,被广大网友玩出了新花样,成了调侃强行大团圆的代名词。在北方,饺子是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影视剧中也经常可以见到全家一起包饺子的温馨场景,让人在烟火气中得到心理治愈。南方当然也有属于自己的年俗,比如包馄饨、打年糕等,甚至每个家庭都可能有专属的春节启动按钮,可能是某道菜,可能是某个活动,按下的瞬间就能让人“找到过年的感觉”。这些年俗活动就像一根纽带,串联起所有家庭成员,通过一致的行动来构建牢不可破的家庭共同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如果视他人为伙伴,生活在伙伴中间,就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可以认为自己为伙伴们(共同体)做着贡献,这样所感到的“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可以让我们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超越自卑,并帮助我们完成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交友、亲密关系,从而构建自由和幸福的人际关系。包的不是饺子,是其乐融融的人生呀!
“生活需要仪式感”
打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信息、改来改去的方案、没完没了的项目,快节奏的生活时常让人身心俱疲,很多人就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稀里糊涂地过了一年又一年,于是偶尔的仪式感成了平凡日常中的一点光亮。仪式感或许是很多女生心之神往而男生闻之色变的一个词,因为它往往意味着礼物和惊喜,但仪式感本不该被限制于此。《小王子》中写道:“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个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节日庆典是仪式感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比如春节时会进行祭祖、祈福、贴对联、拜年、守岁、吃团圆饭、放烟花、看春晚等活动,通过特定的活动和仪式,给某一刻、某一天赋予特殊的意义,来对抗生活的乏味寡淡,从而让自己可以从一成不变、浑浑噩噩的生活中跳脱出来,让单调的日子变得充满意义。此外,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绚烂多彩的烟花爆竹和祈福的话语等还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祖宗会保佑我的”“新年红红火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更上一层楼”,信念的直接移植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暗示的人在心理或行为上发生相应的变化,现实中也更能接近所期盼的美好生活。
由此看来,春节能延续几千年不是没有理由的,什么恩怨情仇,什么烦恼忧愁,统统“年后再说”。或许现在的春节和很多人记忆中的样子截然不同,微信红包、网络拜年变成主流,燃放烟花爆竹受到了时空限制,春晚节目沦为了背景板,“年味”似乎真的变淡了。但守着一桌佳肴等待团圆的心没有变淡,天南海北的游子对家的眷恋没有变淡,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没有变淡,我们心里的“年味”仍在延续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