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117)“杀死纣王”:不为“封神”,为“自我”
采访时间:2023年8月21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孔亚萍
案例摘要:解答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问题
最近上映的电影《封神》有点火。身材壮实的“质子天团”,想要报恩的“哈基米”妲己,足智多谋的搞笑老头姜子牙,都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打开《封神》,你会发现,原来印象中荒淫无道的纣王不仅深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还是个妥妥的PUA大师。
纣王用三言两语就能蛊惑质子心甘情愿地自杀,只为成为他心中“最勇敢的儿子”,甚至还鼓动质子杀死自己的亲生父亲,离间父子之情。他英勇善战,擅长拿捏人心,无论是亲生儿子,还是其他各国被迫送来的质子,在他长年累月的PUA之下,都已习惯对他无条件地绝对服从,甚至不惜通过自虐式的奉献与报恩,以求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当质子姬发去说服因造反而被关进监狱的亲生父亲姬昌认错时,言语间依然是对纣王的崇拜敬仰。姬昌识破了纣王的精神控制,试图唤醒姬发的自我觉醒,于是说出了影片中的经典台词: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我是谁?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我”的探索。我们常常说起“自我”,却很少细究:自我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具有一个特定的自我吗?自我是恒常不变的还是千变万化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自我”这个概念情有独钟,他用了一辈子研究这个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自我是需要主动建立的,直到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对自我的感知;这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的最重要的心理任务;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也就是形成了自我认同(也叫自我的同一性,可以简单理解为:我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对所认知的自己抱有一种持续的、稳定的认同感)。青少年通过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从他人的评价和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渐逐渐认清自己,并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一种接纳、认同、期待的连续体。
我为何常感迷茫?
埃里克森将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并指出了每个阶段的一个主要冲突或危机。其中,青春期(12—18岁)所面临的危机就是自我同一感的混乱。当儿童开始步入青春期,不仅生理上会发生巨大变化,心理上也会承受更多来自成长的压力,他们试图将自己的多个方面整合起来,包括性别、智力、人格、道德、社会角色等,以达到一个稳定的、整合的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可以让青少年了解自己、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这些心理特质有助于青少年走近生活、走向社会、接受成长的挑战。
很多青少年常常会在学习生活中体验到莫名的迷茫感、失望感、挫败感,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建立稳定的“自我”,没有办法为自己提供稳定而持续的认同感,因此总是被外界的各种评价左右,在“优秀的我”与“一无是处的我”之间疑惑摇摆,也容易被权威者精神控制,比如认贼作父、将纣王视为英雄的各国质子们。
我对自我忠诚吗?
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简单地说,即我知道自己是谁,我可以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我坚信自己的价值,而不受外在评价体系的影响。
比如父母和亲戚都劝说即将分科的小A选择理科,但小A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总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或许她也会在父母的恩威并施下尝试一段时间,但终究会越来越笃定“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它很好,但“我”不喜欢,于是毅然决然改变方向,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学科。这就是对自我忠诚的表现,然而这绝非易事。小A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自己不要什么以及想要什么,并且这种感受不局限于当下某一时刻,而是稳定且持续的。如果小A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自我认同,就很容易陷入混乱,“我只能说目前是喜欢历史的,但我不确定明天会不会后悔”。
我对自我负责吗?
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在问学生为什么上课不好好听讲时,有的学生会委屈地回答:“不是我想讲话的,是其他同学找我讲的”。之所以会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所以只能盲目地跟随他人的决定,受人摆布。我们经常强调要对自己负责,其实责任感也需要建立在自我认同上。如果建立了自我认同,学生就会意识到:“如果我想认真听课,那么即使别人找我讲话,我也可以不予理睬”,我听从“自我”的安排,按照“自我”的意志行动,我可以选择做不做这件事,并为此承担责任,不受他人影响。日后面对困难时,他们也会肩负起责任,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躲在问题背后,消极地怨声载道,等待他人解救。
乔布斯说:“勇敢地去追随你的心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只有建立“自我”认同,才能在精神上真正“杀死纣王”,摆脱权威驯化,学会独立思考,忠于自己,对自己负责,不困在他人的期许中,用自己的方式定义“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