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143)一 逃避聚餐、退出群聊、拉黑亲戚...听说年轻人流行“断亲”?
采访时间:2024年3月18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孔亚萍
案例摘要:分析年轻人“断亲”潮背后的原因及唤醒亲缘关系
你有多久没回老家了?
家族微信群里还有你身影吗?
每逢佳节还愿意去三姑六婆家看看吗?
从2021年开始,关于年轻人“断亲”的话题就在网络上引起多番讨论。所谓“断亲”,指的是当代年轻人懒于、疏于、不屑于跟亲戚交往互动,平日里音信全无,逢年过节也不想走动,甚至将此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来推崇。诚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居住结构被打散,家族亲情被分散在各处独立的单元楼里,不可望也不可即;生产力的发展让个体或小家庭基本实现了经济独立,冲淡了对家族宗亲的联结与依赖;互联网的发展更是让年轻一代的日常生活从“人与人”发展为“人与网”,天南海北的网友,随时随地的倾诉,情感需求有了更便利的获取方式,这种交往惰性也导致“断亲”行为的发生。虽然社会转型客观上催生了“断亲”,但从心理角度看,选择“断亲”的年轻人到底在反感什么?
是他太冷漠还是他们越了界?
他曾是最热衷回乡的那一批人,如今却唯恐避之不及。漂泊一年回到老家,好奇的亲戚们围了上来:“工资多少了?什么时候能买房?”“快三十了,怎么还不谈对象?”开始他还碍于亲戚面子应答几句,后来发现亲戚们愈加过分,便渐渐闭了嘴,冷了脸。
很多网友在被问及为何不愿与亲戚来往时都提到了边界感,“一些亲戚打着关心你的名义窥探隐私,什么都想问,什么都想管”“明明没见过几次面,没聊过几次天,一上来就和审问犯人似的”“仗着自己是长辈,对小辈的事情评头论足,指手画脚”。心理学认为,心理边界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这种界限其实就是在替我们诠释自我:什么是我能接受的,什么是我不能接受的。武志红老师也多次强调:“边界感淡薄,是很多情感成为伤人利器的原因。”有时候并不是因为年轻人自私冷漠,六亲不认,而是亲戚间冒昧的提问越过了彼此应有的边界,变成一种类似攻击的行为,造成不愉快的社交体验,因而选择远离。
是真亲情还是伪善意?
远嫁几年,她带着老公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到老家。饭桌上,亲戚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你爸买的什么酒啊,我女婿非要给我买茅台”“孩子上学没啊,我孙子读的最好的幼儿园”,虽然饭菜很丰盛,她却毫无食欲,味同嚼蜡。
传统的家庭观念中,“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是物质资源的保障和安全感的来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存在多重利益竞争和多样价值观的今天,有些亲缘关系非但无法给人带来温暖与慰藉,反而会造成形形色色的麻烦困扰和痛苦伤害。“杀熟、背刺”“事不关己,围观看戏”“雪上加霜,伤口撒盐”,表面看是关心,实际却是攀比心理作祟,往往陷入虚荣而不可理喻的明争暗斗,以他人痛点为乐,凸显自己的优越感。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虽然亲缘关系无法选择,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伪善意不可割舍。
亲缘关系何去何从?
网络小视频中,怒怼恶亲戚、舌战八大姑、掀翻七大姨等舒爽场景总让我们热血沸腾,仿佛曾经碍于血缘关系而隐忍下的委屈终于有了出口,年轻人对亲缘关系真的已经如此深恶痛绝、非断不可吗?其实并非如此,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胡小武认为,亲缘关系是生物性的连接和社会性的关系,即使亲缘关系已经不再如传统那般,但是人的本体需求仍要求亲缘关系网的存在,只不过现代青年人的交往更加理性化、范围更大。也就是说,年轻人并非离经叛道,漠视亲缘,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他们抵触的是仗着亲缘关系肆意侵犯边界的行为,反感的是以亲戚身份伤害他人利益和情感的虚伪关系。正如我们抱怨着过年没意思,却又执着地追寻着“年味”一样,孤家寡人并不是“断亲”的目的,获取真正的亲情才是他们的希望。
如何重新唤醒岌岌可危的亲缘关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认为,正如家族企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竞争规则进行调整一样,延续家族命脉也需要适应年轻人的需求而调整。长辈要认识到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不能用原来那套传统价值观念来评价现在的年轻人。比如婚恋、就业、学业、个人收入等较为敏感的话题,单刀直入的“关心”或居高临下的“指导”会让本就背负着众多压力和期望的年轻人更难堪重负。长辈们不妨从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设身处地了解他们的困境,真心实意地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融入而非介入他们的生活,给年轻人创造更为温和宽松的亲缘环境,让家族亲缘真正成为年轻人的情感慰藉和精神力量。
与此同时,年轻人也不妨对那些“不知分寸”“傲慢自大”的亲戚多一些耐心,他们或许也在努力地靠近你,只是时代局限和观念差异所带来的差距一时难以逾越。随着个人主义的发展,“断亲”也许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但我们相信,那些扶持着走过许多艰难岁月、发自内心爱护着家族成员的真正的亲缘关系始终是无法斩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