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手记(146)一可以不爱,请别伤害——虐猫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及如何应对施虐心理
采访时间:2024年4月15日
采访地点:常州市德安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师:周洁
案例摘要:虐猫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及如何应对施虐心理
近日,被曝曾有虐猫行为的某考研生被两所名校拒录的新闻引起社会舆论关注。有人视宠物为家人,有人却以虐待动物为乐,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为什么会有人虐待动物,如何应对想要施虐的心理?
我们知道,任何行为的背后都藏着动机,也可以理解为需求。虐待动物的行为背后通常包含四种需求,即增加兴奋、消除应激、彰显个体存在、宣泄内在压抑。
增加兴奋:虐待动物时的血腥、痛苦、挣扎、哀嚎等情景会给一些施虐者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让他们倍感兴奋,就如电视剧中反派作恶时常叫嚣的那样,“你叫啊,你叫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你越挣扎我越兴奋”。也有心理学家认为,某些虐待动物的行为可能是一种变相的性虐待,施虐者通过虐待动物获得性兴奋,来满足变态的性心理需求。
消除应激:有些虐待也可以理解为过度的惩罚行为,目的是消除对方带给自己的不适,即消除应激。比如想睡觉狗却叫了一整夜,想撸猫却反被抓咬,想驯服仓鼠却发现它野性难改,舒适度和掌控权屡屡被挑战而心生怒意的状态下,人就很容易产生惩罚欲和报复心理,从受虐者的痛苦中感受掌控与膜拜,进而演化成虐待。
彰显个体存在:这一部分施虐者或许并不享受虐待本身,而是为了追求虐待带给自己的独特性和关注度,或是为了保持与群体的统一性,这里往往暗藏着家庭环境问题。比如有些孩子为了吸引他人关注故意做出另类出格的事情,有些人为了迎合所处的残暴环境而去杀戮。虐待动物是这一部分施虐者彰显自我和能力的方式,这样的施虐者更希望通过外部的反应获得认同和自我满足。
宣泄内在压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或压抑状态的人,比他们更弱小的动物就可能成为无辜的发泄工具。心理学中的“踢猫效应”认为,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此类施虐者没有能力去攻击报复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人,于是选择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下手,除了动物,老弱病残也可能成为他们的虐待对象,这个状态的施虐往往会成瘾。
无论是为了满足哪种需求,都暴露出施虐者的一个共同因素——同理心的丧失。何为同理心?我们之所以会意识到某个行为属于虐待,是因为我们能够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受虐方的痛苦,这种能够识别并感知对方情绪而引起自身类似情绪反应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同理心(empathy),也叫共情。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能够感知到受虐方的痛苦,那么就会产生制止施虐者或者停止施虐的想法,而同理心丧失的人却无法做到。一些心理障碍会导致同理心的先天丧失,比如反社会人格、边缘性人格障碍,他们无法共情对方的情绪,因此常表现出漠视生命、充满敌意等状态。同理心也会短暂丧失或抑制,比如正常人格的人在虐猫时,他的同理心就是丧失的。根据“暴力链接”理论,虐待动物者更可能将暴力行为扩展到人类,包括家庭成员和社会其他人士,一些臭名昭著的罪犯就被发现有过虐待动物的行为。
如果发现自己或孩子有虐待动物的倾向,该如何应对和摆脱呢?
1. 提高认知和尊重
首先要意识到并正视自己虐待动物的行为或倾向,勇敢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探索心理问题的根源,运用催眠治疗和其他心理咨询技术相融合的整合式治疗方式进行疗愈。处理好创伤才能有效减少问题行为,可以学习关于动物保护和动物权益的相关知识,了解动物的需求和感受,尊重它们的本能与天性,培养正确的三观,进而改善虐待倾向。
2. 用行为重构心理
行为心理学认为,可以通过行为构建心理。平时应加强人际交互,多参与正能量的活动,让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善意和温暖。尽量避免可能诱发虐待的环境,比如虐猫群、暴力影片等。过大的压力、不公正的待遇、棘手的现状等都可能造成同理心的丧失,因此我们可以探索一些健康的情绪发泄方式,比如运动、团体旅游、摄影、写日记等,通过正面的行为改变,减少虐待动物倾向的发生。
3. 加强生命教育
有些人对生命的漠视来自幼时父母的纵容,孩子想救助受伤的小鸟,父母急忙拉走;孩子踢了猫,父母哈哈大笑;孩子打了同学,父母颠倒黑白。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和纠正,孩子会慢慢丧失共情能力和恻隐之心,变得唯我独尊,自私冷漠。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小对孩子加强生命教育,做好示范,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虐待动物是对生命的亵渎。凌驾于弱小生命之上的欢谑既不优越,也不光彩,更不符合我们朴素的是非观。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是每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可以不爱,请别伤害。